1 引 言
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,波分复用(WDM)被广泛应用于光网络中,但是,最早用于WDM系统的分插复用器还需要借助于电子器件,以“光-电-光”的处理方式,逐一处理每个信号波长。面对WDM和密集波分复用(DWDM)系统中几个甚至几十个信道,所需集成的电子器件数越来越多,而电子速率根本无法满足对光信号的及时响应,这就催生了替代传统分插复用器[1-2] 的光分插复用器(OADM)。OADM由全光器件构成,可透明传输各种接入方式的数据,在光域上可实现信息流的选路、交换、传输和故障恢复等功能,一方面提高了网络信号上下载的灵活性,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整个网络的可控性和生存性,在光通信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[3-4]。
近几十年里,OADM在业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,有相当大的声势,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几个重要的运营商(包括AT & T Corp、SBS Communication Inc、Version Communication Inc)对用OADM来升级自己的网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[5-6]。2013年美国电信操作商Palemetto Net在他们长达3 km的全光网络中利用Ciena公司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(ROADM)技术,提高了网络容量和设备的灵活性。根据权威市场调研公司Infonetics于2014年发布的ROADM组件市场报告,2013年上半年全球ROADM组件市场收入为1.11亿美元,相比上半年上涨4%,2013年基于光设备(不包括零部件) WDM ROADM的全球收入相比2012年增长11%,即达到45亿美元,据Infonetics预计,基于光设备的WDM ROADM将保持快速增长,预计其2013~2018年复合增长率(CAGR)为13%,由此可见,OADM特别是ROADM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。
我国早在2001年,在国家863项目的支持下,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(CANONET) 就部署了国内厂家和高校研制的光交叉连接器(OXC)和可调谐OADM设备,但那时设备还不够成熟,市场应用环境还不具备,且成本高昂,因此为适应广泛应用的需求,固定波长上/下的OADM占据了市场的主流位置。而今天,随着市场形势的发展,特别是P2P和IPTV的快速发展,ROADM的应用特别是在本地/城域网络中的应用,引起了业内特别是运营商的关注[7]。
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(FBG)的可调谐双向OADM (Bi-OADM),分析了Bi-OADM的基本理论,描述了系统模型和选择路径的机制,并对提出的这种Bi-OADM结构进行了实验,实现了双向传输。
2 理论分析及系统模型的建立
马赫-曾德尔干涉仪(MZI)由于其便于连接、结构紧凑、损耗低、稳定性高,被广泛应用于波分复用中[8-10]。
本文提出的可调谐Bi-OADM基于FBG的MZI结构。采用的FBG是利用掩模板在紫外激光下暴露写制而成[11],光栅周期可由著名的布拉格光栅方程获得:
式中 λB 表示中心波长,neff 表示纤芯的有效折射率,Λ 表示光刻掩模板的周期。由于FBG的中心波长会随着外力、温度、湿度等外界因素的改变而发生调谐,可调谐的OADM正是基于此原理(主要是应力)进行不同波长信号的下载和上传。实验中利用压电陶瓷(PZT) 对Bi-OADM的上/下载波长进行调谐[12]。波长调谐的大小与外界应力成正比,即
式中 εx 表示水平方向的应变,可进一步表示为
其中E表示杨氏模量,S为光纤的横截面积,F表示应力。因此在有效折射率和模板周期一定的前提下,λB不变,如果想要增加波长调谐量,只能增加 εx 的值。由(2)和(3)式可以看出,增加F应力的大小或者减小横截面积S均可增大调谐量。减小横截面积能够在相同应力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波长调谐,但是减小横截面积之后的光纤由于其纤芯变得非常细,在利用紫外光刻法进行写制光栅时,非常不易聚焦,写制过程大大加长,且写制深度有限,因此主要讨论增加应力F的值,增加波长的调谐量,以获得更多的波长下载个数。
图1为可调谐Bi-OADM的原理图。正常工作状态下,入射端(Tx)光开关1(Optical switch1)指向端口1,此时信号按顺时针(CW)方向通过耦合器1的1端口,经过MZI反射后下载信号(中心波长与FBG1和FBG2的中心波长一致)由耦合器 1的 2端口输出给接收端(Rx,此时光开关 2指向端口 1),上载信号由耦合器upload1输入,通过MZI反射与下载后的信号整合输出给接收端(此时光开关2指向端口2),最终由光谱仪(OSA)测出输出光谱特性。
如果这部分光路发生断路,在接收端不能正常接收到下载信号和上传信号,就可以启动备用模式,让光开关1指向端口2,此时信号按逆时针(CCW)方向通过耦合器2的4端口,经过MZI后下载信号通过耦合器2的3端口输出给接收端(此时光开关2指向端口2),上载信号由耦合器upload2输入,通过MZI反射与下载后的信号整合输出给接收端(此时光开关2指向端口1)。可调谐范围为1547~1553 nm。
3 实验结果与分析
在实验中,将MZI的2个臂上的FBG严格对准后中心波长为1547.64 nm,3 dB带宽为0.3 nm,调制深度为15 dB。由于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信号传输的原理相同,因此主要以顺时针方向分析可调谐Bi-OADM的各项性能指标。
宽带光源通过梳状滤波器以实现多波长传输,其中每个信道间隔为0.8 nm,3 dB带宽为0.3 nm,符合实际光通信中WDM的要求。输入光谱如图2(a) 所示。如图2(b) 表示下载端信号的光谱图(光开关2打到1端口的输出),中心波长为1547.58 nm,深度为15 dB。图2(c)表示耦合器2的3端口未加载上载信号时的光谱图,通过与图2(b) 对比,可见下载波长与此时耦合器2的3端口输出信号缺失波长完全对应,表明该结构OADM能够完成特定波长的下载功能,插入损耗小于5 dB。图2(d) 表示增加上载信号后输出的光谱图(光开关2达到2端口的输出)。
可调谐光分插复用器的调谐范围依赖于MZI的2个臂长的FBG中心波长的调谐范围。本文对这种BiOADM的FBG进行了调谐实验,图3为基于PI(power integratiions)公司PZT进行开环控制的波长调谐曲线图,图4为基于芯明天公司PZT闭环控制的波长调谐曲线图,以方形点连接的曲线代表峰值波长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加,以圆形点连接的曲线代表峰值波长随着电压的降低而减小。调谐电压范围为0~150 V,步进为 5 V,中心波长调谐范围从 1544.69~1551.97 nm,由图 3、图 4可见,无论是加载曲线还是卸载曲线基本重合,这就说明了此方法调谐具备重复性。通过对比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PZT的实验结果发现,当控制电压小于60 V时,开环控制的电压加载和卸载曲线的重合性要优于闭环控制时2条曲线的重合性,故在小电压时宜采用开环控制;同理在大电压时(特别是控制电压超过80 V)采用闭环控制的电压加载和卸载曲线的重合性要优于开环控制时2条曲线的重合性,故在大电压(控制电压超过80 V)时,闭环控制的2条曲线重复性好。
4 结 论
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可调谐Bi-OADM,并对其调谐范围和性能进行了实验和分析,OADM的下载波长主要依靠PZT对MZI的2臂上的FBG进行应力调谐,调谐范围能够达到6 nm,在调谐过程中要使2个FBG的中心波长完全一致,否则下载波长会有较大的损耗,从而影响OADM的性能。在进行调谐实验时分别采用了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,通过实验结果发现在小电压时采用开环控制PZT,加载电压和卸载电压的曲线重复性好,在大电压(超过80 V)时,采用闭环控制PZT,加载电压和卸载电压的曲线重复性好。另外,这种双向光分插复用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,信号由顺时针方向下载输出给光开关2的1端口,当这部分光路出现断路时,信号还可由逆时针方向(此时光开关 1打到 2端口)下载输出给光开关 2的 2端口,这样大大提高了OADM的可靠性。
参 考 文 献
1 An Junming, Zhang Jiashun, Wang Yue, et al.. Study o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r for silicon photonics[J]. Laser & Optoelectronics Progress, 2014, 51(11): 110006.
安俊明, 张家顺, 王 玥, 等. 硅光子中波分复用技术研究[J].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, 2014, 51(11): 110006.
2 Chen Yue, Hua Nan, Zheng Xiaoping. Inner- port connectivity aware dynamic routing schemes in optical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 networks[J]. Chinese J Lasers, 2013, 40(4): 0405005.
陈 悦, 华 楠, 郑小平. 波分复用光网络中考虑端口连通性限制的动态路由机制[J]. 中国激光, 2013, 40(4): 0405005.
3 Zhang Jianya, Huang Yonglin. A novel FBG- based two- way transmission tunable optical add- drop multiplexer[J].Study on Optical Communications, 2015, 41(2): 4-6.
张建亚, 黄勇林. 基于FBG的新型双向传输可调谐光分插复用器[J]. 光通信研究, 2015, 41(2): 4-6.
4 Li Heng, Huang Yonglin. Mach-Zehnder interferometer and sampled gratings tunable optical add-drop multiplexer[J].
Semiconductor Optoelectronics, 2013, 34(1): 52-55.
李 恒, 黄勇林. 基于MZI和取样光栅的可调谐光分插复用器[J]. 半导体光电, 2013, 34(1): 52-55.
5 Ahmed N Z Rashed.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optical add drop multiplexers (OADMs) in optical telecommunication ring networks[J]. Americ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, 2012, 12(1): 23-37.
6 Paul Urquhart. Resilient optical fiber ladder network with OADMs to multiplex sensors: Binary- state connectivity analysis[J]. IEEE Sensors Journal, 2012, 12(10): 2950-2967.
7 Zhang Ming, Dong Zhanglong, Quan Bisheng, et al.. A novel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/drop multiplexer and its networking performance analysis[J]. Opto-Electronic Engineering, 2013, 40(12): 73-79.
张 明, 董章龙, 全必胜, 等. 新型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及其联网性能分析[J]. 光电工程, 2013, 40(12): 73-79.
8 Liu Bo, Guo Jianying, Sun Yongquan. Modeling and control for PZT micro- displacement actuator[J]. 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, 2013, 21(6): 1503-1509.
刘 泊, 郭建英, 孙永全. 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建模与控制[J]. 光学 精密工程, 2013, 21(6): 1503-1509.
9 Zhu Xiaoliang, Zhang Xiaodong. Study on optical bistability using fiber Mach- Zehnder interferometer[J]. Laser & Optoelectronics Progress, 2014, 51(8): 080601.
朱晓亮, 张晓东. 利用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实现的光学双稳性研究[J].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, 2014, 51(8): 080601.
10 Sun Jingwen, Sun Jian, Wang Yanshuang, et al.. Polymeric MZI thermo- optic switch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[J].Chinese J Lasers, 2015, 42(7): 0706001.
孙静雯, 孙 健, 王艳双, 等. 低功耗聚合物MZI结构热光开关研究[J]. 中国激光, 2015, 42(7): 0706001.
11 Fan Linyong, Jiang Weiwei, Zhao Ruifeng, et al.. Comb- filter based on Mach- Zehnder interferometer using a twin core fiber[J]. 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, 2011, 19(1): 1-9.
范林勇, 江微微, 赵瑞峰, 等. 双芯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型梳状滤波器[J]. 光学 精密工程, 2011, 19(1): 1-9.
12 Liu Kangkang, Liu Hongli, Zhao Ruchen, et al.. Enhancement of tun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a continuous- wave deep ultraviolet laser by feed-forward control method[J]. Chinese J Lasers, 2014, 41(12): 1202004.
刘亢亢, 刘洪力, 赵儒臣, 等. 用前馈控制方法提高连续紫外激光器的调谐性和稳定性[J]. 中国激光, 2014, 41(12): 1202004.